负责人:窦孟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教授~经济学•民生与县域经济)
王志勇(社科部、讲师、博士研究生~近现代史•近现代思想文化)
成 员: 师廷旺(社科部、教授~思政•近现代史与民生)
孙俊花(会计学院、教授~经济学•民生理论、城镇化与区域经济)
张 瑞(中央党校教授、博士)
王 军(河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玉芬(法政学院、教授~政教•政治与法律)
苏献启(社科部、教授~哲学•民生与社会建设)
吴大旬(贵州民族大学教授、博士)
张岭泉(河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慧芳(文学院、教授~汉语言文学•民生与美学)
窦建爽(图书馆、硕士~图书馆学•图书馆学与文化建设)
寇志霞(社科部、教授~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
范拥军(社科部、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党史党建•农村民生与社会治理)
陈聚芳(社科部、博士~科学社会主义•民生与社会发展理论)
简介

窦孟朔,男,河北平乡人,1953年出生,1971年参加工作,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经济学研究生学历,教授,正高级政工师,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曾任小学民办教师、公社中学教师,公社宣传委员、县政府办公室干事,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镇党委书记,县委办公室主任、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邢台学院党委副书记(副厅级),义和团运动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组委会副主任等职,多次获省级奖励。
结合县乡工作和高校工作实践,涉足民生理论、县域经济、思政教育、义和文化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和省级课题六项(其中民生理论研究四项),主持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义和团纪念馆”建设陈列项目,主编出版著作两部,在国家和省级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发展研究”,为首个专项系统研究民生理论的课题,并填补了邢台市和邢台学院在国家社科项目领域的空白,在该领域处于领先位置。

王志勇,1971年生,河北内丘人,历史学硕士,邢台学院社科部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和城市社会学。发表论文有《论梁启超的铁路利权思想》(《贵州文史丛刊》2005.3)、《政府社会多维互动实现善治——社会互动维度下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探析》《新生活运动与国民党统治的历史命运》(《邢台学院学报》2010.3)(《社会科学论坛》2011.11)、《一部解构主义的辛亥革命史》(《邢台学院学报》2012.3)等4篇。主持邢台学院课题“旧城遗迹与城市文化建设研究”1项,参与省发改委、社科基金、社科联及邢台市十一五、十二五等教学、科研课题多项。

师廷旺,男,1954年生,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文学学士,教授。主持、参与国家、省、市、校课题研究有《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发展研究》、《胡锦涛民生思想研究》、《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综合能力培养》、《贫困地区普九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我省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及政策研究》、《如何在两课教学中实施“导学式”教学法和“无意识”教学法》、《中国文化视阈中的创新研究》等;发表论文《对贫困农村地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观察与思考》、《深层面看应试教育》《教育的定位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素质教育看德育课教学的改革》、《减少农民必须首先教育农民》、《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中矛盾的考察》、《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亟待整合》、《再谈减少农民必须首先教育农民》、《对贫困地区成人教育现状的观察与思考》、《农村中小学“普教与职教结合”普适性探讨》、《基础教育管理的目标定位与改革取向》、《标准化办学: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教兴国: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根本性战略》、《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三农问题》、《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目标》等;参编教材《大学生职业发展教程》等。
孙俊花,女,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教授。1987年毕业于河北财经学院财政系财政税收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就读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现邢台学院会计学院任会计教研室主任。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模拟会计》等课程。其中,《财务会计》是邢台学院的精品课,担任课程负责人;《成本会计》是邢台学院的精品课,任主讲教师。曾荣获邢台学院优秀中青年教师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次专业技术考评优秀。在商业研究、经济论坛等杂志发表核心级、省级论文20余篇,论文曾荣获河北省社科联素质教育与创新第二届和第六届二等奖;主编教材两部,其中《新编会计学原理》被评为校级科研二等奖,并被邢台市图书馆永久收藏。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立项近20项。担任河北工业大学邢台教学站特聘教授,邢台学院城镇化研究所会员。
王军,男,河北磁县人,中共党员。1991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哲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1997—200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北师大教授、学术带头人,法政学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六批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北省“新世纪百名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首批入选者。美国阿拉巴马大学访问学者(2004)。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理事、河北省统战学会理事。陈聚芳,男,汉族,中共党员,法学博士。2003年毕业于河北大学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邢台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民生与社会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著有博士论文《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作为主研人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王玉芬,女,河北平乡人,群众,教授,邢台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1988年7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政教系,2002年获得河北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邢台学院法政学院,主要承担法律与政治方面的教学工作,专业研究方向是政治、经济。
近几年,主持河北省改革战略研究会重点研究课题《挖掘我省农村消费市场潜力的研究》,参加《构建地方农村特色ADR机制研究》、《构建地方农村特色ADR机制研究》、《新时期民生建设路径研究》、《胡锦涛民生思想研究》等7项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先后在中国商贸、中国成人教育、企业经济、扬州大学学报、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篇,在改革与开放、法制与社会、华章、魅力中国、大众商务等省级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金融危机背景下河北省中小企业发展及对策研究》,邢台市第十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地方师范类院校的就业与就业指导》,获河北省第十二届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苏献启,男,汉族,1960年生,中共党员,法学硕士,二级教授,现任邢台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主任,邢台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邢台学院当代中国民生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台市优秀教师,邢台市市管优秀专家;河北省社会工作协会副秘书长,河北省改革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苏献启教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 先后出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伊拉克战争与新世纪国际政治》等19部著作;发表论文67篇,其中在光明日报及国家核心期刊发表25篇,“浅谈专业银行经营风险”被《新华文摘》转载,“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保障机制”被《人民日报》转摘;主持或参加各级科研课题28项,其中8项获省社科规划立项,尤其是作为主要参加者和主研人申报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发展研究》被国家社科规划办确立为2012年度基金项目,实现了邢台市社科界申报承担国家级课题零的突破。

吴大旬,1963年生,男,侗族,湖南省新晃县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侗学研究会理事。1988年毕业于湖南吉首大学外语系;2000年在西北大学获得史学硕士学位;2006年在中央民族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杨慧芳,女,教授,共产党员,1964年生于河北省临城县。1984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学士学位,1996年参加东北师大文艺美学研究生班学习,1997年结业;2005年北京大学文艺美学访问学者。自任教以来承担邢台学院文学院“美学概论”、“秘书写作”、“行政管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长期担任邢台市人事局、公安局、金融、税务、烟草等系统的“公文写作与处理”专业共建专家学者。近年来参加科研课题立项研究十余项,其中国家级立项三个:分别是北京大学朱良志教授主持的“中国美学”、北京市社科院袁懋栓主持的“人文奥运”课题研究、窦孟硕教授主持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立项6项;市级立项6项。发表论文、论著20余篇。

寇志霞,女,196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邢台学院社科部教授,1987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哲学系,2005年获得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专业研究生学历学位。从1987年至今,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曾获嘉奖、优秀党员、优秀教学管理奖等,2009年获邢台市社科优秀人才称号。在2008年7月邢台市宣传部举办的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比中,提交的“正确理解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获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范拥军,男,中共党员,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近5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河北日报两篇。参与国家课题《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研究》,省级课题研究5项,市级2项,均为主研人。其中河北省社科基金4项《封建迷信对乡风文明的影响》(结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研究》(结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路径选择》(在研)河北省社科联指令性课题二项《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治理机制研究》《河北省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河北省民生调研课题《农村低保的现状调查研究》均已结项;河北省教育厅课题一项《新农村建设与农民主体地位研究》。

陈聚芳,男,汉族,中共党员,法学博士。2003年毕业于河北大学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邢台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民生与社会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著有博士论文《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作为主研人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窦建爽,女,河北邢台人,中共党员,河北大学图书馆学研究生毕业,现为邢台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主要从事民生问题及图书馆与文化研究。